全本小说

第四十四章 永嘉县令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全本小说】地址:www.2bqb.com

周墨白利用江南棋王大赛的广告,轻易筹集了两万多两银子,这个消息迅速通过隐秘的渠道报到县丞谭如海的耳中,似乎先前笼罩在周家头顶上的阴霾烟消云散。

刘猛再次踏入县丞大人的小院落里,低声附耳说道什么。

“什么?”谭如海皱皱眉头,“竟有这等事?”

“杨大人和陈师爷说道之时,卑职有个下属在旁伺候,听得清楚。”刘猛抱拳道。

“唉!这杨大人向来热衷黄白之物,如此欺凌商户,与杀鸡取卵、涸泽而渔何异!”谭如海捋了捋胡须,摇头道。

“这杨大人……吃相未免也太过难看!”刘猛附和道。

“周公子从众商户处筹集了不少银子,自然有人眼红……”

“大人不是欲推荐周公子进入锦衣卫吗?”刘猛不解道,“如若有了锦衣卫身份,杨大人怕也是要掂量掂量!”

谭如海苦笑一下,叹息道:“前日杨大人查封了周家的酒楼,逼迫周翁破财消灾,老夫本想卖个人情,对周公子示意可推荐他加入锦衣卫,熟料此子……”

“周公子不愿意加入锦衣卫?”刘猛不相信的表情。

“……”谭如海不答,想起前日周墨白兀自讨价还价的无耻嘴脸,嘴角微微抽搐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永嘉县衙,青砖白瓦,绿树成荫。

县衙建立虽然有些年头了,但每年都进行修缮,倒也看不出破败的样子。大明朝自太祖洪武年间起就提倡官员要廉洁俭朴,不得铺张奢华,但永嘉钱粮丰茂,历来是温州府纳粮纳银的大户,这点动静还不至于引来上级盘查。

衙门古称“牙门”,因仿效古代军营悬挂猛兽獠牙以得名,到唐代改为“衙门”。衙门正中是一块影壁,上面雕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苍龙,正在云雾中盘旋,大门两侧是八字墙,所谓“衙门八字朝南开,有理无钱莫进来”。

东侧则是一面硕大的牛皮鼓,所谓“鸣冤鼓”,供百姓喊冤报官之用,相传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时候就传承下来的。西侧建有申明亭,这是明洪武五年,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全国各县修建的,凡民间婚姻、田产、地基、斗殴等纠纷,须先在申明亭调解解决。

大门之后便是仪门,立于两层三级台阶之上,乌梁朱门上铆有黄铜大钉,端的是高大雄伟、威严庄重。再往里走就是知县老爷审理大案要案的大堂,东西两侧分别是钱粮库和武备库,穿过旁边的一道宅门,便是调解一般民事纠纷的二堂,过了二堂,才是知县日常生活起居的内宅。

端午尚未到来,早春时分,气候格外凉爽。

县衙后院里,摆放了一套青石圆桌,配了四个鼓形石椅,一位着褐色便服的长须老者正坐在桌前,好整以暇地端着一盏香茗细细品味。

这长须老者正是永嘉县令杨鼎鑫,今年已经五十有二了,面相瘦削,微显苍老的面容上蓄了长须,眼神中偶尔闪过几丝阴鹫。

他乃是正德十四年三甲进士,算得上是科班出身,历任山东、浙江等地几个地方的县令,因三年前调任到这永嘉县城来任知县。

别看同样是七品县令,江浙一带物产丰饶,百姓富有,这永嘉县令着实是个肥缺,朝中不知多少官员眼红着这个岗位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庆余年 宠冠天下之王的魅惑皇妃 灵厨神医往哪逃 别惹四小姐:第一夫人 三国之天下至尊 醉枕山河 幕府将军本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