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

第十六章 利润分成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全本小说】地址:www.2bqb.com

“等会……唐僧?西天取经?小兄弟说的……莫不是玄奘法师远赴西域取经的事?”吴承恩一愣,他虽然自小受教读圣贤书、走功名路,但从来喜欢读野言稗史,对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更是熟悉无比。

然后不等周墨白回答,他拨浪鼓一般摇头:“此故事题材已属陈旧,辩机和尚《大唐西域记》,还有后来的《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、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早已刊行于世,你写这个,大家都知道的,没有新意。”

“可孙悟空你知道吗?”周墨白信心十足,不紧不慢道。

“孙……悟空?此人是谁?玄奘法师的朋友?”吴承恩面露迷茫之色。

“你看你看,咱们这个故事,就从这孙悟空说起。”周墨白说的口沫横飞,“话说从前东胜神州有座花果山,有一块仙石,有一天迸出一只猴子……”

“猴子?”吴承恩脸上的迷茫之色愈盛。

“当然要有猴子!”周墨白正色道,“不但有猴子,后面还要有马,有猪,有……”

“咱讲的是玄奘法师取经的故事,”吴承恩还是没开窍,“弄这么些家伙掺和进来干什么?”

周墨白耐心无比,面色和蔼地诲人不倦道:“必须的,要没有这些家伙,你想玄奘和尚一个人,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,十万八千里的取经之路如何耐得住寂寞,别说女儿国了,就是蜘蛛精也能把他给收了。带上只猴子呀,马呀、猪呀之类的家伙,起码无聊的时候可以斗几盘地主,打两圈麻将。”

“小……兄弟,那咱们还是先写猴子吧!”吴承恩听得云里雾里,赶紧止住周墨白的话头。

他抬起头来,眉头紧皱,酝酿半晌,提起桌上羊毫细楷,在唇上稍作研磨,便挥毫落笔,几行清秀的字跃然纸上。

“盘古开天地,三皇治世,五帝定伦,世界之间,分为四大部洲:曰东胜神洲,曰西牛贺洲,曰南赡部洲,曰北俱芦洲。东胜神洲有一傲来国,国中有一座花果山,山顶有一块仙石,一日迸裂,产一石卵,遇风化作一个石猴。”

“吴大哥就是大才,这猴子的来历你这样一说,就有几分味道了。”

周墨白在一旁看吴承恩写下的开头,竟然依稀和后世相仿,顿时大为振奋,接着将自己记得的《西游记》故事细细讲述给吴承恩听,不少细节和原著中许多诗词当然不记得了,但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通顺和独特魅力,相信以吴承恩的聪明才智,自会补充完善。

双关也有幸成为《西游记》在大明朝的第一批听众。

周墨白才讲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灵丹蟠桃,和十万天兵天将对阵的时候,吴承恩已经听得两眼放光。

“妙哉妙哉!这齐天大圣敢于挑战天庭,简直是颠覆了历朝历代忠臣孝子的伦理观念,匪夷所思,妙哉妙哉!”吴承恩使劲拍着大腿,大呼痛快,“小兄弟,你说这个故事可比大哥我从小看的各种传奇话本强多了,只需稍加润色,我看大可刊行于世。”

这大明王朝自太祖皇帝朱元璋首创八股文以来,若干文人儒士为了考取功名,在八股文上可谓绞尽脑汁、穷极其变,这种文体说到底就是皇帝加强思想统治的一种工具,极大地制约了文人的思想,导致了民间仕林文风不自由,思想不自由。

所以自大明立国以来,罕有传之千古的名作问世,不能不说,这是一次文化的倒退,一场文明的悲剧。

像《西游记》这等离经叛道的文字,若非周墨白这后世穿越者,换作他人,如何想得出来。

“吴大哥现在可有兴趣?”周墨白信心十足,“若将这个故事刊行销售,怕是你的名字比那沈坤还红火。”

吴承恩略一沉吟,随即叹了口气,立刻拍板:“也罢,反正大哥我应了几年科举,均是榜上无名,仕途无望,世有千里马,而无伯乐,惜哉!这本书说不定大行于世,为兄也能青史留名、光耀千古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庆余年 宠冠天下之王的魅惑皇妃 灵厨神医往哪逃 别惹四小姐:第一夫人 三国之天下至尊 醉枕山河 幕府将军本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