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

第七章上古囧事 (第1/4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全本小说】地址:www.2bqb.com

可是盘古不这么认为。

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一直坚守在这个既苦又累、既无聊又乏味、没有前途也没有意义的工作岗位上的时候,他总是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,淡定地说道:“顶天立地,是我做人的原则!”

一个拥有高大身躯的人,同时拥有无比高尚的道德情操,那是多么难得的可贵。

于是乎,盘古成为普天之下男人们的榜样:男子汉,就得顶天立地!

不过这话也就说说罢了,谁要是真个惦记着去顶天,只怕得先将身板儿化成蜜汁,再抽成细丝,看有没有九万里长。即便有那么长,要想让这丝立起来,估计还得向东方不败借他的绣花针使使。

我真的想知道,是什么样的动力,让盘古耗其一生来完成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

但是我们都明白,要是没有盘古,天地之间就没有个空,哪里会有我们这些小人儿满地撒野呢?为了芸芸众生,盘古孤身一人扛起开天辟地的重任,这种舍己为天下的无私精神,怎么能不教人景仰钦佩。

讲到这里,我不得不对那些鄙视孤独的人,尤其是那些喜欢捏着嗓子唱着“孤独的人是可耻”的人的无知,表示我发自内心的深切的同情。

唉!看来,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,在今天不仅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,连想想也会遭人诟病。时间在无声无息地流淌,盘古依然巍然挺立,静静地站在那里,用他的身体支撑着天地。此时的盘古已筋疲力尽,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,可是天地一天不稳定,他就一刻不能松懈。

终于有一天,也不知道天有多高、地有多厚了,盘古觉得天和地的距离差不多了,构造也基本上巩固了,应该不会再合到一起吧。

人的生命是有限的。

盘古希望用自己有限的生命,去完成一件永恒的事情。

他做到了。

天和地终于稳稳地停在各自的位置上,盘古长吁一口气后,轰然倒地……人类历史上第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。

关于盘古倒下的壮观场景,用什么样的语气形容都不为过。山倒不过尔尔,比起彗星撞地球,那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后来太史公大呼“人死要重于泰山”,正是从盘古老祖宗身上得到的灵感。

可在我看来,司马迁并未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。区区一个泰山哪里能够形容得了盘古,盘古之死,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,可都是重过n+1个泰山。

这样说并非纯属个人崇拜,公道自在人心。

盘古是个敬业的好员工,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突然发现——自己的工作还未完成,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手。我不能这样默默地死去,盘古心道,虽然天地已经分离的很远了,可是它们还不稳定;而在这么大的空间里,光秃秃的一片,啥也没有,后人生活在其中多没乐趣!我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……

于是盘古在他倒地的刹那间,将身躯化为世间万物:

他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,脚变成了西岳华山,左臂变成了南岳衡山,右臂变成了北岳恒山,身躯变成了中岳嵩山。这五座圣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,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大地上,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。

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,右眼变成月亮,日夜轮回照亮大地。(如今满大街的人都在念叨着春晚上小沈阳那句“眼一睁一闭,一天就过去了……”,盘古若地下有知:至今人们依然在传唱他的发明,也该会心微笑了。)

还有,他的头毛、眉毛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;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风和云;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声;他的肌肉变成土壤,皮肤和汗毛变成花草树木,血液变成江河,筋脉变成道路,牙齿、骨头等,也都变成埋藏在地下的金银铜铁、玉石宝藏,就连那最没用处的汗水,也变成雨露甘霖,滋润着大地……

总而言之,盘古为了造福后世,充分发掘自身潜力,变废为宝,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足够大的精彩世界和无穷无尽的财富。

不敢想象,如果盘古在倒下的时候没有多一个心眼,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!

有歌为证:

盘古开天地,造山坡河流,划洲来住人,造海来蓄水。盘古开天地,分山地平原,开辟三岔路,四处有路通。盘古开天地,造日月星辰,因为有盘古,人才得光明……

理所当然,我们应该感激盘古。

相传南海有绵亘三百里的盘古墓,用来追葬他的魂魄(如果真要用来埋葬他的身躯那显然是太渺小了);又有国人皆以盘古为姓的盘古国。

而在今天的河南中原地区,不仅有盘古山、盘古庙,每天农历三月初三还会举行盛大的盘古庙会,祭祀盘古,可见盘古在今人心目中的地位。

中华远古文明

中华历史年表

中华历史的沿革“三皇”、“五帝”、夏、商、周…。历史学家对“三皇、五帝”有不同的定格。史记中,司马迁将黄帝列入《五帝本纪》。唐·司马贞的《三皇本纪》将伏羲、女娲、神农列为“三皇”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末世之暗影主宰 我在末世双修无敌 快穿攻略:碾压男神三十六式 外乡人的旅途 我在神明游戏里当杀神 阴阳炼妖师 开局一座万界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