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本小说

第一章 董太医出走张掖,施圣手名扬塞外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全本小说】地址:www.2bqb.com

朝阳如血,彩霞如练,染红了天际。古道荒凉,一位老者赶着车沿着渭水河畔在踽踽独行。

走过几个缓坡,被一片深深浅浅的粉红包围着一个城堡出现在眼前。天气逐渐转暖,走在苍凉的古路上,让人惊奇地发现,道路的两边开满了玉兰。并不是很粗壮的树干上,一树一树,白色的玉兰在枝头格外有味道。

初春三月,是春花相尽绽放的时节。远远望去,绿色的叶芽还未长满枝头,可是大地已经被绚烂的花朵覆盖。老者心情大好,赶着毛驴车快速前行。

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,来到了一座小城,只见高高的城门楼下方一块方石上镌刻着“张掖”两个大字,老者细细思索,才悟到自己原来已进入了甘肃地界。

走进城来,发现这里的一切与内地已迥乎不同,只见低矮的民居、有些农舍直接开凿在黄土里面,看来这就是所说的窑洞了。沿着坎坷不平的石路,继续前行。

忽然在一座高宅大院的门前,聚集了很多人。老者靠近前去,这件门口贴了告示,内容大体是这家的少夫人因身怀六甲而难产,特贴告示寻找医术高明之人,“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”,只见这位老者二话没说,走上前去,揭走告示。众人纷纷把他引到院中。

这位老者为什么会有此一举呢?原来这位老者不是别人,正是御大夫董如岭。

董如岭,山东济南府济阳人,家境殷实,诗书传家,自幼勤学苦读,曾拜名儒张稷若为师,策论奏疏、琴棋书画、奇门遁甲,渔樵耕读、颇得老先生的真传。特别是在悬壶济世之学方面造诣颇深。

在求学期间,张老先生到爱徒董如岭家中探访,路过仁风北街,留下了一段美好的故事。

仁风北街,有个闻名的神庙。神庙之神,在于庙内有一小虫。周围百里乡亲,婚丧嫁娶,请神许愿,皆都到此烧香磕头,结果事事如愿。如此,神庙威望越来越高,及至朝廷命官到此,也都下轿燃香供食,求助神灵。

该年夏,久旱不雨,天热如蒸,庄稼干枯到了见火就燃的地步,老百姓眼巴巴望着刺眼的苍天作傻,盼雨如命。

一日,谙熟《奇门遁甲》的张稷若先生讲学来到仁风,路过神庙时,见成百上千的百姓跪倒在神庙前,鸣锣响鼓,燃香叩头,正在虔诚地求神降雨。

“老天爷,睁开眼看看我们吧!”“苍天啊,快降甘露,救救我们吧!”“老天爷,可怜可怜,快下雨,救救孩子们!”神庙前一片祈祷声。祈求、悲哀。

张稷若见状,十分痛心,不声不响地偷偷进了神庙。旦见神庙内供桌上,满摆供食,蜡光通明,香雾缭绕。再看,供桌正中上方供奉着一只装饰精美的玻璃盒,再细看,盒内放着一只像干豆秸一样的干巴小虫。张先生不解。

正在迷惑时,庙外锣鼓声和着凄凉悲哀的祈祷声又起,他忽地来了主意。于是闭目和十,吐出咒语喃喃:“……”咒语即出,只见盒内干巴小虫慢慢苏醒复活,驱动起来。再念,小虫由小变大,再念,再变大,念念念,大大大,小虫变作一条大龙,腾空而起。神龙在空中摇头摆尾,顷刻,天空乌云翻滚,电闪和着雨鸣,大雨倾盆而下。众百姓望着腾空的大龙,浇着倾盆的大雨,喜出望外,惊愕地叩头,再叩头。

是年,仁风一带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百姓丰衣足食。

在张老先生的调教下,董如岭学识得以迅速提升,后到京师寻找张老先生的大徒弟艾元徽,当时艾元徽任刑部尚书,在他的举荐下,考取了太医院行走。其在任上兢兢业业,勤奋修为,一晃竟是几十个春秋。在后宫争斗中,因不愿依附于任何人,因此告老还乡,此时应是大清康熙八年。

御大夫告老还乡,回到济阳南霍村,在路过河北沧州地界时,收养一少妇人20多岁,并带有一小男孩,情况可怜,被御大夫董如岭收下,一并带回南霍村取名:树祯。

董如岭在周边村行医为民治病,从不收钱。因他是御大夫一般人小病不愿惊动御大夫,名气太大,大病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请御大夫,但为时已晚,看一个死一个。最让他生气的是,康熙十八年春天,他的亲孙媳妇陈氏做月子得了伤寒病,经他百般治疗无效而死亡。

御大夫一气之下,罢、罢、罢,自己家人的病都看不好还行什么医,说罢骑上小毛驴,带着小妇人顺着大清河一路西下,晨起暮宿,来到了张掖城中,才出现了上文中的一幕。

御大夫董如岭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这座庭院,跨进一人多宽的木门,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式的宅子。院子里的正屋以及东西厢房,木雕门楣。古朴的雕花,带着北方特有的粗犷。所有的门窗使用着卯榫,屋内的木制炕边光滑透亮,一看就是使用多年而有了包浆。进出屋子的门槛之高,显示这主人的地位。愁眉苦脸的主人看到鹤发童颜的董老先生,内心便安静了许多。

宾主落座,没有多余的寒暄。董老先生便在仆人的指引下,来到了少夫人的面前。望着少夫人的气色,董老先生搭手诊脉,凝重的脸上不久便露出了些许的笑意。他先用银针先给少夫人扎上10多根银针,不一会儿,少夫人的眼睑似乎睁开,又一顿饭的功夫,顺利生了个小男孩,一过秤9斤八两。仆人拿着开好的方子,拿药、泡煮,喝药……一家人的心情放松了许多。

原来此户是张掖城有名的大财主之家,老员外名叫杨善康,五个儿子,三个在京城为官,二个在张掖城经商,死者为杨老员外的大孙媳妇,因第一胎难产,张掖城的名医都请遍了,只得贴告示寻找医术高明之人。事有凑巧,也该着御大夫董如岭在此地出名。

在此地安定下来,御大夫董如岭便得以出入这个庭院。三进的庭院,高挑的门楼,气派的影壁墙,参天的古木,一切都体现着大家的气魄。只见白色高大的院墙,墙边的老树还未完全发芽,偏西的阳光,将树干的影子投射在院墙上,然后慢慢拉长。斑驳老树,能感受到时光流淌,沉淀的岁月像油画一样厚重。四门八窗的厦房,“祥和瑞”、雅安居”体现着主人的品味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重生再为毒妇 古代: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 建设盛唐 步步生枭 权唐 千年情劫之凤凰印 妾倾城